原标题:299 元的小米降噪耳机有什么特别?体验完后告诉你答案 普通耳机,隔音效果都不太好,在嘈杂环
普通耳机,隔音效果都不太好,在嘈杂环境下为了能好好听音乐,不得不将音量调到最大。
不过,这样的缺点就是,大音量会对耳朵造成一定的伤害,于是,人们发明了主动降噪耳机。
那么,“主动降噪”又是什么东西,下面简单科普下,与常规的“隔绝”声源被动降噪方式不同的是,其通过“主动”出击,利用降噪系统控制喇叭产生与外界噪音相同的反向声波以将噪音中和,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
这种主动降噪耳机除了本身可以作为隔离噪音用外,在嘈杂环境也能有效提升听音体验。
日前,小米也推出了一款主动降噪耳机:小米降噪耳机,它采用双动圈+动铁的声学结构,降噪和音乐分离声学系统设计,支持两档主动降噪强度调节,官方宣称能够在嘈杂环境下带来纯净的音乐体验,至于实际效果如何,下面就来体验下。
小米降噪耳机在包装上做得比较精致,除了用透明包装盒包裹外,内部还有一个方形的主盒,可以作为平时收纳耳机用。
内部还有一个硅胶材质的“绕线器”,用料比较好,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到小米的做工确实很细致。
然后再来说说耳机本身,小米降噪耳机的音腔、背夹、耳机插头都采用铝合金材质,金属质感强烈,用料和做工都没有什么瑕疵。
耳塞的硅胶材质柔软性好,结合其人体工学的设计,比较紧贴耳道,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明显不适。
耳机线也是一个值得点赞的地方,它的主线采用编织线,有良好的抗拉性,提高耐用度,尾线扣孔连接处则使用了亲肤高弹的 TPE 材质,据说这种材质可以有效降低听诊器效应。
线控中部是常规的音量调节、切歌等操作的“三按键”,此外在侧边还多了两档降噪强度切换开关。
值得一提的是,该线控比常规耳机的线控要大,原因在于其内置了用于主动降噪使用的锂电池以及降噪系统芯片,所以在另一侧还带有一个充电接口,耳机内置的为 55mAh 电池,充电时间约 2 小时,续航大概可达 12 小时。
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不开启主动降噪功能来体验下这款耳机的音质,据了解这款耳机采用双动圈+动铁的声学结构,并通过了日本 Hi-Res Audio 音频产品标准认证,可还原 CD 级音质。
小米降噪耳机的三频比较均衡,人声表现不俗,比如听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开始部分的人声特别清脆,有比较清晰的层次感,再来听下《渡口》,音乐开始的三次鼓声可以听出这款耳机低频方面的下潜充足,没有明显浑浊,听其他诸如交响乐、流行乐等的整体表现力都不差,总得来说对得起这个价位。
小米降噪耳机的降噪系统使用自带的独立电源进行工作,所以在不连接手机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进行“降噪”,首先我们在不连接手机的情况下,用一级降噪模式看下其降噪功能,发现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外面工地嘈杂的声音弱了好多,另外,通过敲桌面等产生的声音对比降噪前后,降噪后的声音同样是小了好多。
调到二级降噪模式后,效果更加明显,比如我戴着耳机在不启动降噪的时候,能清晰听到键盘打字的声音,一级降噪衰减了一半,二级降噪时声音几乎听不到,可见降噪效果还不错,得益于这样的功能,就算不是用来听音乐,戴上耳机在嘈杂环境学习、工作同样适用。
另外,由于小米降噪耳机采用降噪单元与音乐单元分离的声学系统设计,所以我们在体验中,通过开启降噪和关闭降噪对比前后音质,发现两者间并没有太大区别,反而在嘈杂环境下,开启降噪后,用小音量同样可以获得比较纯净的听音体验,另外,长时间听歌后也没有明显的耳内压力感。
小米降噪耳机除了满足本身的听音需求外,由于“主动降噪”的支持,让它还多了一个额外功能——“隔离噪音”,在嘈杂的环境下学习、工作,利用这样的耳机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静音”效果,相比塞耳棉、“捂住耳朵”这样的方式好很多。
当然“主动降噪”还大大提高了各种场景的听音体验,比如在坐地铁、公交、飞机等嘈杂环境时,不用把音量开大,依然可以“静静”享受音乐,而且支持两档降噪程度的调节,对于外界噪音强度过滤以及个人舒适度调节等的自由度也更高。
小米降噪耳机售价 299 元,综合所有性能而言,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降噪耳机,其在 12 月 12 日 0 点正式上线小米商城,有品、京东、天猫同步开售,有兴趣的伙伴看好了。